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30章 适航证

第130章 适航证

    第130章适航证
    “杨总师,你好啊!”
    “你好你好……”
    不动声色挣开林炬的手,杨维觉得这个小同志有点奇怪太兴奋了,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对。
    他哪里知道,林炬的想法是这个总师得在系统里评几级啊……
    能设计出小展现比鸭翼涡流增升翼身融合怪物机动歼20的总师,怎么也得是a级吧?
    流口水.jpg
    不过更激动的是xw-9终于有买家了,而且还要安在歼20上,想想未来主力四代战斗机安自家发动机的场面,瞬间地位就上升了好不好?
    “不知道611所准备买多少台啊?”
    林炬热情的询问,杨维张开五指。
    “50台啊。”林炬眉毛一扬,顿时笑容满面:
    “既然伱们要50台,那原价3200万一台就抹个零,3000万,15亿交个朋友!”
    杨维大囧:“林总,不是50台,我们就要5台。”
    “5……5台?”林炬一愣:“5台够干什么用,算1台备件,顶多装2架飞机,怎么也不够吧?”
    杨维:“是这样,歼20基础型都还没最后定型,截击型至少要一年时间改进,5台已经能供应2架原型机,够了够了,等以后量产了再说。”
    跟随的空军领导也连忙打圆场:“飞机都还没入列呢林总,等量产了50台肯定有,再等等。”
    林炬“哦”了一声,这就没什么意思了,xw9生产成本就是1600万,五台就赚7000万,光是一个上天的富豪都不止能给这么多。
    现在光是国外富豪,通过贝尔蒙德预定了上天服务的就有11位,国内有7个人也在训练中,7000万……算了,就当把研发费用收一点回来吧。
    杨维和领导见林炬一下兴致缺缺顿时对了下眼神,不再提技术引进的话了,看上去想要买下xw-9自己仿制是没戏。
    不过好在是自家企业,还是与军方高度合作的国防供应商,买就买吧,大批量购买的时候肯定还能把价格压一压。
    林炬也想到了歼20明年才入役,而且产量其实也不高,平均每年30到40架左右。
    于是他又推销自家的xw-10,但611所也用不上,这是给亚音速运输机用的,他们的业务没这块儿啊。
    而且杨维还如实评价xw-10:“这个发动机体积和耗油量确实控制很优秀,但盛京设计所搞得ws-20指标更高……”
    不过杨维倒是给他出招,说xw-10可以去竞争c919的客机发动机订单,不过显然他对商飞不太了解。
    华国商飞集团的前身是魔都飞机设计所,当年曾经搞过窄体四发大客机,以波音707为蓝本的运10项目,还造出了样机都开始在全国机场飞了。
    结果当时和阿美蜜月期,上飞想和麦道引进麦道80和麦道90,于是把完成度极高的运10停了,设计团队解散。
    谁知道麦道转身就被波音收购,生意黄了~
    运10也只剩一架原型机,没法再召回团队重搞,自此,华国大飞机,死。
    虽然重组成为商飞,但他们还是喜欢对标国际,c919还想吃国际饭,哪会现在就用国产航发,况且这个项目还要难产四五年呢。
    但杨维的话却给林炬打开了新思路:
    “杨总师,要不要611所和我们就基于xw-10,联合开发客机?”
    “这……”这个问题杨维确实始料未及,想了想说道:
    “林总,客机的难度其实比军机更高,首先是频繁起降寿命要长,维护性要好降低成本,耗油量也要经济……这个xw-10确实做得很不错,发电量要大这也和军机不同,隔音和舒适性要好。
    以后客机的趋势都是双发,xw-10也就能作为支线客机的发动机,前景是有,但风险很大,而且611所拿不出这么多钱。”
    开发客机可不容易,一个支线飞机开发的直接项目经费两三百亿很正常,如果算上其他的配套建设,数字可能要翻10倍。
    c919最开始的研发费用95亿美元,后期超到200亿美元,但是这国产化率到底实际有多少是有成效的难说。
    林炬明白611所对客机想法应该是有的,但是这么多资金必须国家批准立项,不然他们可没那么多钱搞。
    这个钱新远也拿不出来,第一批造两架安1250,其中62%的技术是国内全都没有的,外包的9000多个零件涉及700家企业,半数还需要新远的技术指导才能生产。
    最后将设计费用包括进去,安1250的单价是24.6亿元,两架就是50亿!
    这可是50亿!都足够船运50年了,虽然飞机好好保养飞个四五十年也问题不大,但保养费用也不低。
    火箭和航天器可以依靠系统省去大多数费用,客机系统却没有,必须得想办法推两把,以国家项目资金搞。
    反正国家都注资几百亿登月了,再批个两三百亿搞客机也许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