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55 四舍五入,孔子发明的,你懂不懂?

155 四舍五入,孔子发明的,你懂不懂?


    大清盛世,果然体恤百姓。
    咱碗里,能多放2两盐了。
    ……
    福康安坐在书房内,眉头紧锁,他恨不得把布乐泰这个莽夫给剁了。
    刚上任太湖协主官,就把两淮盐运使的黑幕给戳破了。
    这怎么收场?
    他还不如当场把人全杀了,然后宣布是私盐贩子,反而清净。
    老管家来了,还悄悄带上了门。
    面露忧色道:“三公子,外面都传的沸沸扬扬的。”
    “如此说来,没法低调处理了?”
    老管家默默地点点头,叹了一口气。
    两淮盐务,积弊太深。而且和朝廷诸多大员,牵扯颇深。
    这就是个黑洞!
    ……
    “你去把朱珪请来。”
    “嗻。”
    半个时辰后,一顶小轿,抬着朱珪来了。
    福康安也顾不得寒暄,径直问道:“朱大人,你听说了吧?”
    朱珪摘下暖帽,平静说道:“刚听说了,衙门内外都传开了。”
    沉默,
    朱珪突然开口了:“老夫建议,如实禀报皇上。”
    “如实?”
    “对,不隐瞒,不夸大,不妄测。”
    福康安思考了一会:“好。”
    “对了,老夫有一事想向抚台大人求个准信。”
    “何事?”
    “维格堂李郁,抚台大人准备怎么办?”
    福康安的眼神,一下变得凶狠锐利,死死的盯着朱珪,言语不善:
    “朱大人,本官不明白。你们到底拿了他多少好处?要如此护着他。”
    朱珪却是毫无惧色:
    “抚台慎言,老夫这辈子,从不贪人银子。”
    “老夫偏袒李郁,是因为今年江苏的赋税,绝不容失。不仅要及时,还要超量完成。”
    “而现在,他正在为朝廷卖命。”
    “这是征收账册。”
    ……
    啪,
    一本账册,甩在了桌子上。
    福康安拿起,大致翻阅了下。
    几行鲜红的数字,看的他一阵眩晕,似乎充满了嘲讽。
    胥江码头过境税已上缴83400两。
    预计半年内,还可再上缴240000两。
    吴县,长洲,震泽三县,维格堂包揽钱粮,已征收漕粮白米5万石,漕费8万两(折银)。
    “朱大人,这些都已经入库了?”
    “老夫亲自核验过了。抚台若是不信,可派人再查验。”
    福康安一言不发,眼神逐渐软了下来。
    “一个豪强,居然如此忠于朝廷?”
    “是啊,说起来令人惭愧。”朱珪喝了一口热茶,幽幽说道,“为朝廷尽力征钱粮,底下百姓也没有闹出乱子,公平公正,不贪墨不豪夺,这不是忠是什么?”
    福康安也陷入了一种巨大的迷茫。
    他意识到,自己在短期间,不能对李郁动手了。
    否则就要为江苏垮塌的钱粮背锅!
    如今户部有多穷,皇上有多缺钱,他也是略知一二的。
    看来,得给朱珪一个承诺了。
    他笑道:
    “朱老大人安心,本官不追究那李郁了。”
    “抚台气量高雅,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
    出了巡抚衙门,朱珪坐在轿子里叹了口气。
    吩咐属吏:
    “去告诉李郁,安心办差吧,暂时不会有人难为他了。协助把今年的钱粮办漂亮,老夫一定给他保举个实职知县。”
    属吏眉开眼笑的去了,这一趟,又能拿个小几十两报酬。
    李爷做人慷慨,朋友上门,从来不空手。
    衙门里人人都希望和李爷打交道,尤其是公事。
    苏州及时雨!太湖呼保义!
    到了李家堡,
    李郁不在,传达了口信后,
    依旧拿到了30两的车马费,还留下吃了一顿酒肉。
    有了朱珪的口头保证,李郁就不必总是窝在西山岛,遥控这一摊子事务了。
    随着太湖解冻,他开始四处活动,做一件大事。
    包揽漕粮!
    若是按照朝廷的王法,民间人士包揽钱粮是要杀头的。
    然而,规定仅仅是规定。
    大清的规定那么多,除了不许公开造反,有几条是真执行的。
    ……
    维格堂,
    出动了大批人手,在打通了州县的关节后,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唯一征收漕粮机构。
    朱珪,实际上是撒了谎的。
    给福康安看的账册上,银子是真的。
    可漕粮是假的,只是存在于纸面的。
    而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胆,不是为了李郁,而是为了自己。
    乾隆把他放到江苏布政使的位置,就是最后的考验。若是他表现优秀,完全符合上意。
    他就会进京,成为下一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