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老老刘现场拍了板,明天晚上就把木匠工具都弄回来,后天就开始让大队的娃娃们跟随王言学习。
然后一帮人就聚在这里,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有的在糊火柴盒,看着王言在那收拾木头……
李奎勇等知青,以及村里的年轻人们下山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嚯,真热闹嘿。”李奎勇大大方方的对着众人点头,“哎呦喂,言哥,您老这是开张了啊。”
“做个三十六条腿。”王言笑呵呵的。
这时候老刘也招呼着被选中的青年,都是十五六七八岁的,给他们送到了王言身边,看着王言忙活。
王言的手艺那可是没得说,等到了中午的时候,一大堆的木头就已经被王言分解开来,让人搬进了那个空着的窑洞里,他则是现场开始了更加细致的刨木头,现场打起了柜子。
这一天的时间,白店大队的乡亲们是眼看着王言将一堆木头给处理成了柜子的样子,甚至速度飞快的弄着凿子、斧头就在木板上雕出了精美的鸳鸯戏水的图案……
于是大家更放心了。
晚上,吃过了晚饭,秦岭、田芳等人又凑到了男生窑洞。
“王言,你真要教他们做木工啊?”
王言仍旧在努力工作:“当然了,这还能有假的?能多一门手艺,乡亲们多赚一些,就多吃几口粮食,多好啊。”
“你觉悟真高,有这手艺留着自己吃饭多好啊……”
“不要小看木匠,技术也不是那么好学的,也不是谁都适合学的。”
王言没再多说,继续干活。
“哎,言哥,我看剩下不少边角料,也做不成大件,您老费费心,做一副象棋?我们哥俩打发打发时间啊。”
“行,明天做。”王言笑眯眯的应了声。
秦岭等人在这边呆了一个来小时,这才嘻嘻哈哈的回去休息了。
王言则是停了活,坐在桌子边,借着烛火弄着纸笔开始伏案写字。
“言哥,还写什么啊?嫂子也没给你回信。”李奎勇和余明在那弄着木头的边角料,自己动手试探着削个圆……
“咱们来干什么的?”
余明说道:“吃苦受罪的呗。”
李奎勇一脸的看不上,他很把握到了好哥哥的脉:“那当然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啊。”
余明惊讶的看着李奎勇,后者对他挑眉毛,你小子学着点儿……
王言含笑点头:“既然是再教育,那肯定得有学习所得嘛。咱们来三天了,我写个来到这边的初印象,以及个人总结,还有我们之后将要做的事情,另外我不是还照了不少的照片么,到时候一起寄给人民日报。”
李奎勇瞪大了眼睛:“言哥牛逼!”
余明……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