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还会引领战列舰之后的无畏舰的时代。
对于造船业规模相当不错的意大利来说,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战列舰野望的。
在得知西班牙的战列舰是卡洛花费大代价公开招标得来的之后,卡洛的哥哥翁贝托一世在意大利范围内也进行了公开招标,并且宣称谁能够设计出让意大利海军满意的作品,谁就能获得一大笔的资金奖励和其他各项的补贴政策。
这样的公开招标受到了意大利造船厂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各大造船厂的竞争。
在1890年的10月份,意大利也宣布会在未来5年内建造至少5艘战列舰,并且投入2亿里拉的海军经费。
意大利的里拉和西班牙的比塞塔是等值的,这也代表着意大利政府投入到海军的建设费用和西班牙也差不了多少。
光一个意大利就如此了,更别说德国和奥匈帝国了。
对于海军的建设,德国政府是相当重视的。
此时的德国已经来到了威廉二世的时代,德国的外交政策再也不是俾斯麦时期的孤立法国,经营欧洲了。
早在几年前,德国就在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在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之后,德国对于殖民地的重视已经不断的提高,海军也成了德国军事建设的重要力量。
早在1889年的10月份,德国政府就宣布会在未来5年内投入至少15亿马克发展德意志帝国自己的强大海军。
在1890年3月,德国政府又宣布追加5000万马克,一举将海军发展经费扩张到了2亿马克。
马克是要比比塞塔更加值钱的。2亿马克相当于25亿比塞塔,这也代表着德国对海军的投入也和西班牙相差不大。
至于三国同盟剩下的奥匈帝国,他们对于海军的投入就要少一些了。
这倒不是奥匈帝国不重视海军,实在是奥匈帝国的财政有限,无法在大规模陆军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大规模的海军。
更何况奥匈帝国的海岸线比较短,所有的海岸线都集中在亚德里亚海海湾。亚德里亚海是地中海内部,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之间的海湾,最窄处甚至只有70公里出头的距离。
这也代表着,一旦奥匈帝国和法国开战,他们的舰队很有可能会被直接封锁在亚德里亚海,根本无法进入地中海,更别提前往大洋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