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叹了口气:“隐瞒俘虏身份这种事,非我本愿,乃是陛下授意,你要看,那就去看吧!”
说着,卫青还在前面带路,领着司马迁来到了关押战俘的区域。
当看到卫青带回来的匈奴俘虏时候,司马迁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整个人就处于了红温状态。
为什么呢?
因为他看到了大批量的女人,草原的女人啊!
那是跟中原人有明显区别的相貌,草原女人皮肤更黑,被风吹的干裂,但眼神却格外的凶狠,跟狼一样。
中原女人绝对没有这种眼神,就是男人有的都少。
司马迁仰天狂笑,“好好好,迁,竟然不知道,匈奴右贤王的精锐骑兵,什么时候招收女骑兵了?看这数量,那还不少呢!”
于是司马迁就掏出了自己的随身携带的吃饭家伙,竹简和刻刀,要把这些都记下来。
见到这一幕,卫青帐下的几个封了侯爵的将军,眼睛都绿了。
有人直接把手按在了剑柄上。
卫青却拦住了他们,冲他们摇了摇头,
“将军,这要是让司马迁记载入史册,咱们可就成了大笑话。”有人焦急的说。
卫青却摇了摇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事实如此,卫青就应该接受千秋万世的监督,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卫青马奴出身,本来就已经得了天大的荣耀,何必要受名声所拖累!”
将军们恨恨的跺了跺脚,“既然将军你都不怕后世子孙的口水,我们怕啥?反正后世子孙又没人记得我们,只记得你大破匈奴的卫大将军,哼,我们走。”
几人哼了一声离开,他们不管了,爱咋咋地。
卫青召回来了一个手下的亲卫,告诉他们带一队人保护好司马迁的安全,司马迁如果想去匈奴战俘营中,问寻那些俘虏,再给司马迁找个通译,不要怕司马迁问,也不要怕司马迁写,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卫青光明磊落,不怕史笔如刀。
最后司马迁就在自己的竹简上,刻下了那句让所有学者看着都牙疼的一段文字:
《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
当画面缓缓消失,最后在历史的尘埃中化作了一卷斑驳的竹简,竹简上只留下了几个古朴而又苍劲的文字: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这才是司马迁告诉你的真正的历史。】
【司马迁在卫青的俘虏中发现了大量的女人,女人啊!】
【不要告诉我,匈奴右贤王竟然都开始有女骑兵了,难道这些女骑兵都是亚马逊豹女吗?】
【可以直接上去一个aqa,就把跟他们竞选骑兵精锐岗位的男骑兵秒杀了,或者说,右贤王有特殊的作战方法,就喜欢带着女骑兵打仗。】
【既然这一次,卫青他们带回来了匈奴的大量女俘虏,】
【女俘虏都能带回来,那能不能带回来女俘虏的丈夫呢?】
【能不能带回来女俘虏的儿子?】
【能不能带回来女俘虏的父亲和他的公公呢?】
【能不能带回来女俘虏的兄弟呢?】
【能不能带回女俘虏丈夫的兄弟呢?】
【对于史记的记载,儒家给出的解释是,无视里面女人的分量,无视这一段文字,司马迁给你写的,明显区别于斩杀匈奴主力的不同记载,必须是匈奴精锐骑兵。】
【一定要把史记的记载理解为,俘虏了匈奴右贤王部主力骑兵,15000人!】
【女骑兵也是骑兵啊!儒家告诉你,不要小看女人,这是不对滴。】
【但是,清朝人可不会这么干,人家一眼就发现里面存在的问题!】
【当史记中,《众男女万五千馀人!》几个字一出现,那就说明了这些人的性质,这应该大部分都是草原牧民!】
【这样就能够解释通另一个问题了,卫青的俘虏中为什么没有上得了台面的匈奴底层官吏呢?】
【只有十几个区区的匈奴裨王!】
【而在匈奴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如果俘虏了这么多人,他应该有大量的军官,十骑长,百骑长,千骑长。】
【如果没有这些,那就是记载他们设上的另一个官职体系,叫什么:相国,当户,都尉,渠且。】
【这在司马迁记载霍去病,俘虏匈奴时,司马迁着重笔墨,写了很多这样的官吏。】
【比如: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霍去病在祁连山攻打匈奴酋涂王,得俘虏有:相国,将军,都尉,当户,这些基层文武官吏,共计63人。】
【比如: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攻打匈奴屯头王,匈奴韩王,俘虏他们麾下,相国,将军,当户,都尉,这些基层文武官吏,一共是83人。】
【人家清朝学者说,这才是真正的俘虏主力,甚至,哪怕是匈奴小王,匈奴匈奴酋涂王,匈奴屯头王,匈奴韩王,这样小部落,都会有与之匹配的官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