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重燃2001 > 第411章 都是萝卜!

第411章 都是萝卜!

有那一阵的春风到来,他们这群人也没法坐在现在的位置上来进行高谈阔论。
    说到底,作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也是这次知识分子崛起的受益者。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意人的腰包都逐渐鼓起来,个体户、万元户层出不穷。
    而知识分子除了每月领取微薄的工资,没有任何能够创造财富的机会。
    ‘教授卖烧饼’,‘医生摆地摊’的现象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客观事实。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
    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400元。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这是80年代初社会流传相当普遍的一句大白话。
    这句大白话,相当形象地描述了那个时代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的脑体倒挂现象。
    而‘脑体倒挂’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孔昊说罢,看了看会议室里众人的神色,见大家饶有兴致的在听,也放松了下来,越说越流利,
    “当时,在国家的大力引导,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技人才、拥有先进管理知识的管理人才逐渐成为香饽饽,人才战略也成为各级政府必抓的重要工作。
    从90年代开始,全国家庭的年收入在快速的增长,但其中教授、医生、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传统的知识分子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社会平均数。
    到了90年代末,当全国年平均收入增加到近万元的关口时,上述五个行业的平均年收入已突破10万关口。
    当然这是个平均数,而非中位数,但是相对普通人而言,他们的收入是普通人的几倍以上。”
    孔昊望着会议室里的众人,再也没有紧张。
    毕竟这些东西,是他的亲身经历。
    也曾经是锦城七中的社会实践调研课题。
    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教育界最为触动的,并不是韩寒的《杯中窥人》。
    而是另一篇文章,《来自沈庄的报告》。
    这篇文章,促成了一次教育的探索乃至后续的改革。
    中学教育不再崇尚讨论‘白马非马’、‘濠梁之辩’,而是除了课堂学习外,中学生需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当家庭的收入处于一个贫穷的阶段时,为数不多的收入,将被用来维持生计,投入教育的成本将会大打折扣。
    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产家庭的教育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足。虽然算不上特别富裕,达不到学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程度。
    但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高于普通人,计算机这样的重要未来生产力工具,成为了他们满足基本家电配置后的首选。
    于是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家庭计算机销量在经济下行的大趋势里依然保持着快速的增幅。”
    吴楚之微微一笑,他家的第一台家用电脑就是购于1994年。
    那时的486电脑堪称天价,要2万多一台,是他父亲吴青山半年的奖金。
    孔昊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的讲述,让这会议室在座的诸人眼前一亮。
    又是一个妖孽!
    他们还以为孔昊只是一个电视上、文学作品中那种典型的科技天才少年。
    为什么说是‘只是’?
    因为,这种人,你只能仰望,然后鼓掌,并不能亲身感受他的厉害。
    甚至会刻板的认为他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书呆子plus ultra版。
    但是……
    一个能听懂人话,且能说人话的天才少年出现在眼前时,众人莫名的心里一松。
    毕竟,这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这代表着公司的研发端到生产端是沟通无障碍的,不会出现两拨人鸡同鸭讲半天后,都撂下一句狠话‘你怎么就听不明白我的话呢!’
    此时,不少人心里都在盘算着这个年轻核心团队的可行性。
    独自镇守锦城总部、果核实质上的二号人物叶小米,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孔昊,几次谈判果核最锋利的刀——王冰冰,三篇雄文定天下的刘蒙蒙……
    这年轻董事长夹带子里人才,貌似也不少啊。
    吴楚之笑着让孔昊坐了下来,开始总结着,“90年代的知识分子收入崛起,支撑了家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黄金十年。
    那么,各位,注意了!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这两个条件!
    将构成我们面临的当下及未来十年,家用个人计算机的销量的增长逻辑。”
    说罢,他望着会议室里的众人,“大家可能觉得我是在兜圈子,其实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件事:
    个人计算机已经从精英阶层的家庭教育工具,开始转变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