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364章 曹操遥战阴平,黄权死谏刘璋

第364章 曹操遥战阴平,黄权死谏刘璋

    刘备对法正一字一句俱是肺腑之言。
    没有丝毫矫作伪饰之态。
    法正非无心之人,自是能感受得到。
    亦心感刘备之重,任何一个主公都不能与之相比。
    可这样仁善怀德的主公,又如何能和不择手段的曹操一较高下?
    法正亦不免忧虑。
    “那主公,你有何打算?”
    “汝托病先留荆州,着良医诊治,我亲手书与刘季玉,恳言天下大义,令费文伟赍返益州。纵使他不与吾结盟,亦断不可与曹操勾连。”
    法正略显无奈的点点头。
    相比自己舍命赴险的计策,刘备的决定对自己显然稳妥得多。
    但同时,也失去了夺益州的先机。
    法正不懂。
    刘皇叔亦是当世枭雄,又有卧龙凤雏在畔,为何这般看中自己?
    除了感动,别无他言。
    ……
    另一边,曹操派杀手往驿馆去寻法正不得,又见南行追兵得归,又不见法正踪迹。
    遂问计于张松。
    张松思索道:“法孝直乃智士也,熟谙全身之道,此于情于理皆合。其必归蜀说动刘季玉与玄德公结盟。”
    “那该如何是好?”
    张松淡然一笑:“吾友三人,本皆为刘季玉帐下谋士。吾劝其归附丞相,法正劝其归附刘备。目下只需说动孟达于刘季玉面前盛言曹公之德,则大事可图也。”
    “孟达……”
    曹操沉吟道:“他人在何处?”
    张松抚髯颔首:“丞相,其乃援兵于庞羲,今刘璋止兵,正好联系于他。”
    “好!就依军师。”
    曹操想了想,又问:“然有阴平相隔,如何联刘季玉?”
    这时,荀攸献计:
    “主公,正可邀刘璋进兵阴平,与我王师共击阴平氐王强端,逼强端请降。如此,阴平可定。既得阴平,便可与刘璋通联益州矣!”
    “然得盟刘季玉,又当如何?”
    张松恨恨道:“主公,可于宴前图之。某有益州舆图,丞相持此,自可使大军势如破竹,直取成都!”
    曹操沉思良久,感慨道:“此真妙计也!”
    张松又道:“然图其之前,在下还有一不情之请。”
    “先生请言!”
    “刘璋囚吾家小以为质。若得机缘,望逼问其放还在下眷属,某当感戴不尽。”
    曹操闻之,心疼的抓住张松的小臂,慨然保证道:“先生勿虑,纵以何策,孤必保全先生眷属无虞。若有一眷有失,孤必夷刘璋三族,亦泄公恨!”
    张松亦感动道:“多谢丞相!”
    ……
    多日后,费祎携书而归,刘璋问及法正因何未归。
    费祎直言:“乃染重病,留荆医治。”
    刘璋抚髯点头,法正身体不好,也是众所周知之事。
    有此缘由,倒也不算违背常理。
    “文伟,依你所见,刘琰因何而死?”
    闻听此言,费祎心中感慨。
    此番入荆,刘备对他可谓关怀备至,亲待有加。
    刘备与刘琦叔侄关系之好,全州皆有颂赞。
    但唯独刘琰之死,刘备虽言暴毙,却又似讳莫如深,里面有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费祎沉吟片刻,只好直言:“刘琰之死,乃言暴毙,似有隐情,不复他解。某亦不便多问。”
    “原来如此!”
    刘璋坐下来,深深的点点头。
    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觉又倾向于曹操。
    “主公,属下以为,刘备仁德非假。可做盟友。”
    “然刘琰之死,尚无定论。实不敢与虎谋皮!”
    而就在此时,孟达得归,乃言入曹营之事。
    “主公,曹公身为当朝丞相,奉天子以令诸侯,顺天应人,威德远播。
    今北方已定,兵强马壮,势不可挡。若归附曹公,上可保益州百姓免遭兵燹之祸,下可使主公永镇一方,荣宠不衰。况曹公素怀宽仁,礼贤下士,必不以益州为外臣。望主公审时度势,早做决断,莫负上天垂爱之良机也。”
    “若曹操害我,又当如何?”
    “曹公今之劲敌唯刘备耳。张永年乃助曹公,备受重用,多言主公之好!主公乃益州之主,若得举州归附,必得封侯列爵。反观法孝直入荆,却染疾在身,身陷囹圄,此天道所辨,主公岂尚未知耶?
    若其因主公归附而加害于公,江东必铁心与刘备结盟。此非曹公所欲见之局也。”
    “嗯……”
    刘璋抚髯思索良久,觉得很有道理。
    而后,三巴之地战歇,严颜与张任共掌益州之兵。
    王累应招归回成都。
    得知刘璋欲归曹操,王累大喜。
    在他看来,刘备乃天下虚伪至极之人,远不如曹操磊落。
    娄圭事件以来。
    自使荆襄名士不敢投曹。
    然而亦有传闻,娄圭早先乃见诸葛,或早有通敌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