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衰落几乎已经成为了既定程序,
因为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来,西方就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丑国的蓄水池。
如果丑国风调雨顺,那西方靠着溢出的经济,在低人口高经济的优势下,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但如果丑国生活艰难,那这个制度体系之下的西方毫无疑问是第一个被开刀的血包。
而这些年,随着丑国霸权的衰落,
从高福利中突然苏醒的西方也已经明显的体验到了被人掐脖子的感受。
所以,激进右翼在欧洲诸国普遍崛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欧洲右翼的崛起,颇有种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味道。
在丑国全球化战略之下的欧洲,已经和丑国默契的磨合了近百年的光景。
右翼想要一个更加自主的国家,
虽然出发点是对的,
但根本行不通。
此时的西方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绝症患者,
如果按兵不动,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平静,
一旦手术,反而会加速死亡。
所以,面对根本无法踩下刹车的落寞前景,各国政要几乎都默认了一件事——
对于一盘散沙的欧洲而言,要想扭转现状,要么出现一个绝世猛人,一统欧洲大陆,
要么只能寄希望于丑国重新伟大。
当然,还是后者更为靠谱。
镜云计划如果能够成为现实,当然是好事,
能源问题的解决,必然能将人类文明带入更高的层次,
作为丑国影子的欧洲,自然也能紧跟着水涨船高。
当然,或许镜云计划很大可能实现不了,
但这也无关紧要,
一个统一的欧洲大陆不现实,但以镜云计划为引,构建出一个新的全球化经济集合体,却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随着ppt镜云计划部分演示结束,
下一部分紧接着就是展示丑国的真正意图。
一个多达三十个国家的庞大联盟,是孤岛计划的核心施行方案。
和西方各国政要心中所想,几乎不谋而合。
丑国的演讲者,几乎毫不遮掩的将丑国的劣势和弊端,展露的林淋漓尽致。
“如果仅靠丑国,镜云计划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不需要任何遮掩和隐藏,当下的华夏,是目前全球绝无仅有的全产业链工业强国。”
“而丑国多年来的全球贸易和工业转移,导致在镜云计划的落实上,有不小的麻烦。”
“数十年前,上万个企业投入阿波罗计划的盛况,在现在的丑国不可能重现。”
演讲者随机自信的看向参会的所有人:“但是,如果把我变成我们,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丑国科学院储备着全球最全面和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而各位可以将生产制造所面临的一切缺口进行补全。”
“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讲演话音落下,在场的政要们目光认真,掌声响起。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又一个大饼,
但当一个大饼足够有说服力,且能带来的好处足够大的时候,便不会再有人质疑其可行性。
当丑国的三十国集团设想提出之后,
镜云计划也就无关紧要了。
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合作体,在几乎没有限制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之下,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工业、经济的运转。
而依托镜云计划所产生的庞大需求,也能进一步带动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而一切的进步和发展背后,紧跟着就是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升。
所以,飞船是否能飞到太阳表面,这已经不再重要。
君子论迹不论心,
只要经济盘活、科技发展,一切向好,那不管去太阳还是去深海,都无关紧要。
现在他们还担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丑国的信誉是否可靠,三十国集团是会胎死腹中,或者等下一届总统换届之后黯然落马,还是常态化持续下去成为百年大计。
毕竟关税和制裁的反反复复,已经让各国经历了无数次仰卧起坐。
而演讲者似乎也看出了政客们的担忧,于是便从容的进入了下一篇章。
画面上,丑国民主和共和两个党派的负责人,罕见的并肩坐在镜头前。
这种反常的现象,对在场的所有政要看来,不亚于一个世界奇观。
而紧接着,两人便就会议的主题进行了表态。
对于三十国集团,两个党派的负责人,都手扶着圣经,宣告着对这个方案的忠诚和坚定。
演讲者几乎没有任何补充,但全场已经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到这一步,各国对于丑国的提议,几乎已经完全表示了赞同。
政治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但作为西方政治缔造者之一的丑国,太清楚该怎么让一个合作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