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汉永存 > 第295章 大汉将倾

第295章 大汉将倾

    第295章大汉将倾
    “江流石不转,多少遗恨随风去!
    乱世重演乾坤斗转任我行,哪有镜花水月能抚平这历史的伤痛?
    惊回首,听那肃杀的战吼!”
    时光流转,来到了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癸亥年,这是刘宏当皇帝的的第13个年头了。
    13年前,当那个12岁的少年在簇拥中走进洛阳城、迈进皇宫、坐上龙椅的时候,整个东汉帝国还在赞叹:“我们终于迎来一位贤明聪慧的皇帝,国运或许从此改变,帝国中兴或许指日可待。”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天资聪慧的皇帝,正在亲手摧毁已经脆弱不堪的大汉基业。
    如今的大汉帝国再也没有当初的虎踞世间,龙腾九天,他如同衰弱的老人,奄奄一息,随时可能倒下。
    旱灾、瘟疫、贪官污吏、西北羌乱、宦官横行、世家压迫,每一个都在吸血、吃肉,吸百姓的血,吃他们的肉。
    很难想象,如此腐朽的帝国还没有倒下,但已经不远了。
    在位于长安皇宫内的华丽宫殿中,汉灵帝刘宏坐在龙椅之上,身着金丝绣袍,头戴龙冠,手持玉笏,威仪尽显。
    殿内布置华美,宝石镶嵌的金碧辉煌的墙壁,金丝蜡烛高挂的装饰吊灯,闪耀着奢华的光芒。
    而此刻,一场荒唐的表演正在殿内上演。身着华丽服饰的宫女们舞动着激昂的舞姿,身上的羽毛和珠宝在灯光下闪烁耀眼,仿佛置身于天宫中。
    围观的群臣们脸上多是茫然和厌倦之色,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场面。他们摇头叹息,对皇帝的荒唐行径感到扼腕不已。
    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45岁上下的男子从侧门进入殿内。他身穿绣金的锦衣,脸上挂着轻蔑的笑容。
    他背后跟随着一群美丽的宫娥,每个宫娥都容颜绝丽,身材婀娜,举止妩媚,给人一种媚俗的感觉。
    这人正是汉灵帝的亲信宦官张让,因其穷奢极欲的行为而被称为“黄金游龙“。
    他轻轻地拍拍手,一群宫娥立刻围拢到刘宏身边,争相侍奉,甚至在大殿内脱衣服。
    看着这一幕,群臣们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当真是可怕的东西。
    “张常侍来朕身边坐着,累了吧?”刘宏脸色有些苍白,说话有点虚弱,明显是那方面不太行了。
    “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你就是朕的阿父呀。”
    张让是颍川人,早在桓帝时期便净身入宫,因嘴巴甜、脑子灵、手脚快,善于讨好皇帝和其他大宦官,所以很快便在宫中“出人头地”,做了位卑权重的小黄门。
    桓帝驾崩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窦皇后便扶立宗室、解渎亭侯刘志为新君,是为汉灵帝,而张让等人随之侍奉新主子。
    灵帝登基时才只有12岁,在即位的当年(168年),便发生了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同宦官争权的事件,局势一度很紧张。
    大宦官王甫、曹节等人不甘心坐以待毙,便劫持小皇帝,以天子的名义发兵击杀窦武、陈蕃,将窦太后迁居到南宫云台居住,并奉灵帝亲政。
    虽然这一系列举动并非灵帝指使,但结果却正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一旦亲政,便马上投桃报李,重赏宦官集团。
    灵帝为报答宦官集团,一口气将“平乱”有功的宦官张让、赵忠等12人全部封为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并委以心腹重任。
    而对于之前已是中常侍的曹节、王甫则升官改封、增加食邑,同样提拔器重。
    想想便能理解了,一个12岁的孩子,天上突然掉下皇位,先是惊喜,随后是惊吓,幸亏有宦官张让们为他护驾,拿回手中的权力,一起渡过10多个春夏秋冬,抚养保护他长大,所以他很信任这些宦官。
    “来,坐!”汉灵帝硬是拉着他坐,张让推辞表现很谦卑,在所有人面前,他都可以嚣张,唯独在刘宏面前,他一直很谦卑,像是一条忠心的狗,所以刘宏一直宠幸他。
    刘宏亲政后,也不是什么正事都不干,他诛杀权宦侯览、王甫,刻印“熹平石经”,为儒经提供定型文本。
    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又创办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开辟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纪元。
    科技上,他也创新的引进“胡床”,也就是凳子,改变了汉人跪坐习惯;又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渴乌”,降低了道路扬尘率……
    可惜,这些比起他的荒唐差太远了。
    如果作为一个自然人,汉灵帝刘宏绝对算得上天资聪慧的人,倘若他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或者从事某一项工作,他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可惜,他是帝王!
    “陛下,这是杨司徒的上书,您是否看一下?”
    看着刘宏享受完,张让拿出了一卷纸,没有看错,确实是纸,刘瀚已经改变了历史,虽然微弱,但确实改变了。
    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度被‘刘秀’摧毁了,但纸张却是留下来了,当然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