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大宋悍臣 > 第247章 繁华掩埋下的贫苦

第247章 繁华掩埋下的贫苦

顾他的。”
    张源倒是没有强行让胡瑗也去,只是开口道:
    “我还要温习功课,预备省试呢。”
    宋煊瞥了张源一眼。
    其实他觉得这个名字很是熟悉,但是方才询问并不是“李元昊的”元。
    如今李元昊还没有改名呢,更没有被派去攻击甘州回鹘大获成功,立为皇太子。
    “胡兄,你便受累再照顾一下阮逸吧。”
    宋煊也在一旁提了一嘴,虽然曹利用早早就给自己租了房子,但是宋煊带了这么几个人,也不方便再带别人。
    胡瑗暗暗叹了口气,他明白张源话里的意思。
    在东京城这几年没少受到旁人的白眼,或者说在家乡也是如此。
    毕竟穷真的会让人看不起,尤其是祖上阔过,家里顶梁柱还是当官的。
    可是大宋低级官员的俸禄当真不高,养活一家人挺困难的。
    如今的时代,又不是什么三口之家的小家庭。
    再有一个人脱产读书,那就更是耗费不小。
    其实破屋子并没有什么其余的财物,但是胡瑗还是收拾了一下锅碗瓢盆以及那薄被子,众人合力把阮逸塞进了驴车当中。
    几个人跟着胡昊前往他们的住处。
    胡瑗坐在驴车外面,咬着曹婆婆家的肉饼。
    这个味道他馋了许久,奈何财力不足,尽管来东京如此久,也没有买过。
    就算不是趁热吃,可胡瑗依旧觉得世上最美味的便是曹婆婆家的肉饼。
    他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唱过肉的滋味了。
    而驴车里的阮逸也是大口吃着肉饼。
    张源对于宋煊极为好奇,所以让胡昊前头带路,他想要与宋煊攀谈一阵。
    “十二郎如此急公好义,当真是让我佩服。”
    “嗨,旁人都说我是败家子呢,有点钱都往外花。”
    “哈哈哈。”
    张源放声大笑,对于宋煊一丝高高在上的气味都没有,感到十分的满意。
    这人也太对脾气了!
    “十二郎与那些俗人一般见识做甚,我辈读书人自是要有李太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觉悟。”
    “不错,考中进士为官后,靠着俸禄便能吃喝不愁,还能一展胸中抱负,岂不快哉?”
    宋煊倒是一路闲谈。
    听着张源说着华山山脉的巍峨,秦晋豫结合地带,东起潼关,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易守难攻之类的。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代廉吏关西夫子杨震、“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皆为华阴人氏。
    张源也畅想着将来报效大宋,让家乡以自己的名字为荣。
    总之他在华州的发解试当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番省试更是信心满满。
    宋煊连连颔首,让家乡以自己为荣的想法,他还是头一次听到。
    因为许多人都是想要让自家家族以自己为荣。
    尤其是宋煊对于“乡党”这个团体,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
    但在大宋不一样啊!
    朝廷为官,乡党之间相互照顾,那是极为常见的事。
    如今还没有到后世出海,老乡专坑老乡的地步呢!
    乡党更是陕西那地界对老乡的称呼。
    从刘邦的丰沛集团的乡党,再到刘秀南阳、颍川家乡乡党,三国更是乡党的聚集地。
    甚至到了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以及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即使在守旧派内部,也是出现了所谓的“蜀洛朔党争”。
    更为激进的便是提拔官员不问能力,只问籍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熟人社会,每个人都涉及各种社会关系,而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乡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当中最牢固的类型之一。
    待到进了张源等人租住的地方,他们二人也是两间大屋子,两侧厢房当中还住着他的乡党。
    张源让胡昊搬过来与自己住,先把房间让给胡瑗他们二人居住。
    众人忙乎了一通后,这才坐下说话。
    “十二郎的诗词,在下当真是佩服的很。”
    张源给宋煊等人倒了茶:“此番朝廷改革科举考试,十二郎的诗赋怕是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诗词本就是小道尔,于治国何益?”
    张源闻听此言,给宋煊的茶杯都倒的溢满了。
    他着实没有料想,宋煊这个即将成为整个大宋诗词大家之人,竟然会觉得诗赋对于治国没有什么用处!
    “不好意思。”张源连忙放下茶壶,有些不自信的问:“十二郎是觉得诗赋于治国无益?”
    宋煊却是不问反答:“不知张兄觉得李太白的诗词如何?”
    “那自是冠绝华夏啊!”
    “那他的政治才能呢?”
    张源登顿住,因为他觉得李白的政治能力并不是很强啊。
    无论是杜甫,还是高适都是有做官能力的,高适更是从小吏做到了节度使,甩开李白一大截。
    “李太白的政治抱负如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代寿山答孟少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