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连接南北。
不论是发展农耕,还是发展商贸,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是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后,他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和商贸,让徐州迅速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富足之地。
下邳城,徐州刺史府。
正厅内,陶谦及其麾下文武共聚一堂。
文有陈登、糜竺、赵昱、王朗。
武有臧霸、曹豹、孙观。
“袁绍袁术竟然同时寄来书信,要举荐老夫为左将军,统领青徐两州军事。
诸位贤达都说说吧,你们对此有何看法?”陶谦问道。
陈登首先开口道:“使君,袁氏兄弟此举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便是想要让使君与那季秋交战,然后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罢了。
但那季秋可不是易与之人,其在短短三日内就拿下了北海国和平原郡,兵锋之利,着实可怖。
主公若要与之交手,需得慎之又慎才行。
其实依属下之见,使君不如收下左将军官位,放弃攻打季秋,反正袁氏兄弟也没要求使君必须攻打季秋。
使君大可装作不知此事,不予理会!”
陈登是徐州本地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其背后的下邳陈氏,已经超越了城外中级世家的极限,达到了城外高级世家的地步。
就其本心来说,陈登对季秋其实并无好感。
因为季秋对治下世家大族太过苛待了。
物伤其类。
陈登也是出身世家大族,自然不会对其有好感。
不过好感低,并不代表他就要去攻打季秋。
毕竟季秋的地盘在青州,而他是徐州世家。
所以对于季秋的高压统治,并没有特别切身的体会。
而他不赞成陶谦出兵攻打季秋,则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其一,陶谦攻打季秋,自然就要麾下的世家大族们出兵出粮,这对陈登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其二,他并不认为陶谦真能从季秋手中讨得什么好处。
虽然他对季秋并无好感,但却颇为认可季秋的能力。
季秋自崛起以来,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泰山郡三大四家,到青州四郡,哪一个都不是普通敌人。
但在季秋手中,却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如此强敌,纵然是以陶谦的能力,也不可能轻易战胜。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局面。
其三,即便是陶谦真的打败了季秋,对下邳陈氏而言,也没有太多的好处。
下邳陈氏的根基在下邳郡,在徐州,并不在青州。
所以即便是陶谦得到了大量青州土地,下邳陈氏也无法从中攥取太多利益。
如此需要自身付出代价,还胜而无利,败则大亏的事情,陈登当然是无太大兴趣。
只是陈登有陈登的态度,其他人自然也有其他人的立场。
如徐州别架糜竺,与他的立场和态度就截然不同。
“元龙此言差矣,虽说袁氏兄弟并未直言举荐使君的代价,是使君必须去攻打青州,但这却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使君岂可行那言而无信的小人之举?
况且,攻打青州于使君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一,使君成为左将军,统领青徐两州军事,占领青州乃是大义所在,理所应当之事,岂可放弃?
其二,青州自古便是商贸繁华之地,有鱼盐之利。
若能拿下青州,对主公而言,则是大有裨益。
其三,如今天下已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如此大争之世中,乃是人人奋勇争先,不进则退。
若主公能够拿下青州,则掌握青徐两州之地,成为当今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此等天赐良机,岂可放弃?!”糜竺沉声道。
糜竺是东海豪族出身。
而豪族这个身份,在财力兵力上可以比肩同等级的世家。
但在家族底蕴上,却有可能比寒门还要低上一些。
自古以来,钱权勾结,有钱就有权。
不过从有钱到有权,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通常来说,东汉帝国的底层百姓崛起,都是先成为豪族,然后再从豪族变成世家。
世家衰落,就变成了寒门。
而豪族也是分等级的。
同样分为城内城外初中高六个等级,刚好对应着同等级的世家。
当豪族出现了对应等级的官员后,便可直接晋升为同等级的世家了。
豪族的进取心,要远强于同等级的世家大族。
毕竟是世家大族往往是数百年传承,对他们来说,稳定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老老实实的将家业传承下去,不衰落就好了。
但豪族则需要更加努力的奋发向上。
一方面是他们上面还有路,还没有封顶。
另一方面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