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 第四十六章 :‘档案’工作

第四十六章 :‘档案’工作

    齐云下了车,跟着李建国,一脚踏进那栋红砖小楼。
    楼道里光线昏沉,带着丝丝凉气。
    脚下是水磨石地面,磨得光滑,踩上去几乎不闻脚步声。
    李建国步子沉,引着他往深处走。
    拐过两个弯,竟向下踏进一条更窄的楼梯。
    带着齐云进入了地下一层的唯一透着光的办公室!
    里面不大,顶头一张宽大的、漆色暗沉的办公桌,桌面玻璃板下压着文件。
    桌角亮着的一盏绿色罩子的老式台灯,灯罩是鼓肚的绿玻璃,光线被拢成一团鹅卵石大小的、昏黄温润的光晕,堪堪照亮桌面上摊开的几份厚厚卷宗和一角深蓝搪瓷缸子。
    光晕的边缘,勉强勾勒出一个伏案的人影。
    听见门响,那人抬起头。
    是个老头,身形清瘦,穿一身洗得发白、熨帖得一丝不苟的深灰中山装,领口扣子系到最上一颗。
    鼻梁上架着副老式的黑框眼镜。
    “主任,齐云同志到了。”
    老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站起身。
    “齐云同志,一路辛苦。
    本该让你先休息,只是我们这工作,性质特殊,时效性强,耽搁不得。
    委屈你了,还请理解。”
    “理解,应该的。”齐云点头,目光扫着这间沉入地底的办公室。
    “坐。”老头指了指办公桌对面那张木椅子。
    椅子硬,坐上去硌人。
    老头也坐回原位,他给李建国递了个眼神。
    李建国会意,转身出去,片刻后领着四五个同样穿着深色夹克、表情严肃、手里抱着厚厚文件夹的人鱼贯而入。
    他们无声地在老头身后靠墙的长条木凳上坐下,摊开纸笔,拧开钢笔帽,动作整齐划一,眼神齐齐落在齐云身上。
    齐云只觉得那几道目光像细密的针,刺得他后背微微发僵,放在膝盖上的手下意识地蜷了蜷。
    “不用紧张,”老头看穿了他的局促,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
    “都是规矩。
    必要的旁听与记录,确保流程的完整准确。
    今天请你来,主要是对你近期经历的一些特殊事件,做一个最终的、面对面的陈述确认。
    钟卫国和赵岳同志的报告我们都看过了,但最终归档,还需你本人亲自复述、签字确认。明白吗?”
    “明白。”齐云深吸一口气,压下那点不自在。
    老头从桌上一摞卷宗里精准地抽出一份,翻开第一页,声音平直地念道。
    “齐云。1973年生于秦省蒲城。
    未婚。政治面貌,团员。父亲齐大勇,母亲王秀英,生前均为秦川机械厂工人。
    1979年随父母工作调动迁居江省扬城。
    1988年,父母因秦川机械厂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双双遇难。
    此后依靠抚恤金及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1991年考入沪市共济大学,古汉语文学专业。
    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奖学金。
    1995年7月1日毕业,至今未落实工作单位。
    以上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准确。”齐云答得干脆。
    这履历,清清白白,也透着点孤伶。
    老头颔首,将一张印着同样内容的硬质纸张从卷宗里抽出,推到齐云面前,又递过一支灌满蓝黑墨水的钢笔,笔杆冰凉:“确认无误,请在这里签名。”
    齐云接过笔,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留下“齐云”两个略显拘谨的字迹。
    老头收回签好字的纸,又抽出第二份材料:“1995年7月3日,你应大学同窗赵新民之邀,自杭城乘火车前往黔省参加其婚礼。
    7月5日婚礼结束,7月6日,你独自一人前往当地所谓‘神仙山’游览,于山中迷路,遭遇浓雾,疑似进入异常区域,滞留五天五夜。
    第六日清晨,也就是7月12日,自行下山,出现在赵村村口。
    并于当日下午搭乘南下列车前往杭城方向。
    此段行程,有无补充或更正?”
    “没有。”齐云再次签字。
    “好。”老头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第三份明显更厚的材料上,“那么现在,请你详细复述一遍,7月6日,在黔省神仙山的经历。
    从你决定上山开始,到下山结束。越具体越好。”
    齐云定了定神,就把此前和钟卫国他们所得又复述了一遍。
    老头听得极专注,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得像探针,不时打断询问:
    “上山途中,可有察觉任何异常?譬如温度骤变、光线扭曲、气味古怪?”
    “浓雾出现前,天象有无征兆?比如云彩颜色、风向?”
    “五脏观的建筑外立面和内部格局请绘制出来!”
    “脑中浮现拳法记忆时,身体可有强烈不适?头痛、眩晕、恶心?”
    “除了这五脏拳法,当时脑中是否还出现过其他信息?
    哪怕只是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