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新笔趣阁 > 我有一卷度人经 > 第4章 死不瞑目,谓之灵愿

第4章 死不瞑目,谓之灵愿

    第4章 死不瞑目,谓之灵愿
    这些个消息,都是在一个磅礴大雪的清晨,余琛听闻搬尸人所讲述的。
    时间,已是刀脸与大壮被捉走后的第三天。
    这天清晨,搬尸人又将一具尸首送了上来。
    听闻他讲,这尸首乃是旱桥一带一卖鱼的老头儿,因为扛不住严寒冷冬,躺在家里,一命呜呼。
    而当这第二具尸首送上山来的时候,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别的文字。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闭上门窗,余琛坐回床榻之上,那身影垂首而立。
    这还没完。
    【道行∶无】
    连他亲爹亲娘的话都不听,自己一个看坟的,又有什么办法让这浪子回头。
    余琛心头莫名明悟,这就是那棺中之人,有强烈的未遂之愿。
    与此同时,卷首之处,烟熏文字再现。
    仿佛风中烛火。
    但这一次,那卖鱼的老头儿的尸首被搬上山的时候,余琛在他坟前站了良久,也没有看到所谓的死者遗愿。
    当余琛执着于灵愿与度人经奖励时,它偏偏不来;可等他念头通达,心头舒畅时,那心悸之感,便又一次浮上心头。
    为这老鞋匠,感到悲凉。
    在余琛的注视下,一行人走进清风陵中,那抬棺大汉放下棺木,开始挖土;老道士挥舞黄幡,打点鬼神,以求死者之路走得顺畅;那老妪与青年点香燃蜡,磕头跪拜,送别死者。
    便见那幽光升腾而起,化作一道黑影,随他进了屋子。
    哪怕如此,也能一生无忧,却还偏偏要去沾那害人之赌,气死老父,散尽家财!
    ——尽管这一世余琛的经历对赌博没有个具体的概念,但上一辈的记忆却牢牢记住了一句话。
    不知是被狐朋狗友引诱,还是一时兴起,老鞋匠的儿子竟一头扎进里面,一赌就是三天三夜。
    不是追回被财庄坑去的家财,而是让那不成器的儿子幡然醒悟,从此脚踏实。
    仔细一看,他身材佝偻,容颜衰老,一身寿衣,脚不沾地,绝非活人。
    而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余琛哪怕是心头微骇,面儿上也不至于再惊恐慌张。
    渭水县城,天桥一带,通宝财庄,臭名昭著的最大赌坊。
    这鞋匠出身贫苦,十岁之时便被父母送去拜师,两年侍奉,十二方才学技,勤恳半生,送走老师后,修鞋制鞋技艺已炉火纯青,在渭水县城的旱桥一带,也算小有名气。
    余琛循感而去,推门而出,就看见一道幽光,在眼前一晃。
    唱词萦绕耳畔,余琛抬头望去,只见陵外,纷纷扬扬的泛黄钱纸随大雪一同洒落。
    老头儿没有亲眷,自然只有搬尸人出手,将其搬上山来。
    便见书卷之中,金光摄来,将那鬼魂,摄入其中。
    三天后,他被人扒光了扔出财庄,狼狈归家。
    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至于其后,那有关于桂鳕鱼的“遗愿”,却随那乞丐魂魄的度河,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般猜测,尽管没有确定性的证据,但余琛心头把握,却是八九不离十。
    这般一想,念头通达,余琛站起身,烧火煮饭。
    但这世间事儿,巧就巧在,颇为无常。
    望着那文字,余琛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可偏偏坏就坏在,他沾了不该沾的东西。
    苍老悲凉的哭诉之声,回荡耳畔。
    再往后,便是几个黑襟大汉,扛着一尊黄木方棺,漠然而行。
    这才有了这场送葬。
    随名气而来的,便是钱财。
    纸人纸马,便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奖励。
    但搬尸人走后,余琛站在坟前,望着崭新的木牌,怔怔出神。
    “有生必有死,人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抑扬顿挫的挽歌回荡在纷飞大雪之中,凄婉悲凉中带着对生死别离的不舍。
    良久,余琛方才睁开眼眸,一声长叹,吐出胸底浊气。
    “如此也好,至少证明这卖鱼老头儿死而瞑目了才是。”
    只不过这幽光源头,却不是那刚下葬的卖鱼老头儿,而是来自清风陵之外。
    他心念一动,将度人经卷握在手中。
    与上一次相比,神通一处多了一项“纸人纸马”,代表着余琛初步掌握了那诡异的纸人纸马之术。
    这几年来,余琛见过太多这样的生离死别。
    当余琛作为持书人完成死者遗愿后,书中会给予余琛一些奖励。
    也是让那刀脸和大壮铩羽而归的关键。
    【司职∶无】
    后又得知那逆子,竟还在四处借钱,意图再战财庄,东山再起。
    【事毕有赏】
    在外人看来,老鞋匠一家,应当是安宁祥和,衣食无忧。
    只剩下满地烧纸与焚烧后的灰烬。
    这让余琛心头,有所明悟。
    一八五.二四八.一八五.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执掌风云萧峥 深空彼岸 灵境行者 逍遥小贵婿 天下藏局